|
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玉米主要用作飼料,但是玉米在蛋白品質上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現在缺乏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上世紀60年代,發現了一個重要的高賴氨酸突變體Opaque2,可以修複玉米蛋白品質上的缺陷。然而Opaque2突變體還影響了很多其他的農藝性狀,在實際的育種應用中存在很多困難。雖然Opaque2基因在1987年被克隆,發現它編碼一個轉錄調控因子。但随後的幾十年的研究并沒有搞清Opaque2具體調控哪些基因,以及其複雜表型性狀的分子本質。 宋任濤課題組針對Opaque2突變體,開展了RNA測序和染色質免疫沉澱(ChIP)測序,發現Opaque2突變後影響了約1600個基因的表達;作為轉錄因子,Opaque2直接結合在約1100個基因序列上。進一步分析表明有35個基因是Opaque2直接調控的靶标基因,并通過功能分析确定了多個新的醇溶蛋白基因、轉錄因子、逆境相關基因等是新的靶标基因。這一研究還給出了一個分層調控的模型,解釋了Opaque2突變造成的多效性的生物學效應。這個工作是玉米蛋白品質研究的一個重要進展,已經在線發表在植物學頂級期刊Plant Cell上(http://www.plantcell.org/content/early/ 這個成果的第一作者分别是 |
上一條:我院與哈佛大學合作在Cell子刊Cell Metabolism雜志發表論文
下一條:我院與哈佛大學合作在Cell子刊Cell Metabolism雜志發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