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蒲公英與大場中學舉行“大手牽小手”活動

創建時間:  2015/05/18  陸晨   浏覽次數:   

2015年5月15日下午1點,上海大學蒲公英同伴教育志願者團隊于寶山區大場中學開展了"大手牽小手"活動。活動内容主要涉及 "走進青春期"、"身體紅綠燈"及"防艾小知識"三個方面。蒲公英團隊隊員們以兩人為單位分成五組,分别給六年級和七年級共十個班級分級開展活動,以40分鐘為一節課,授2節課,希望通過互動的形式引導他們了解身體部位的紅燈區、知道青春期的常見變化及防艾知識,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在上課鈴響後,由"同伴"一詞引入,主持人簡明扼要地介紹上海大學蒲公英同伴教育志願者團隊及同伴教育的特點,重點在于端正學生們對待生命與成長的态度,即要以科學的眼光坦誠地交流,并制定遵守秩序、分享交流、耐心傾聽、尊重對方、暢所欲言的活動公約。
首先進行以六年級學生為對象的"走進青春期"和"身體紅綠燈"活動。主持人以"青春期"為題,讓學生們快速聯想與青春期相關的内容,在鼓勵發言的同時糾正俗語,使學生脫敏。而後帶領學生總結和歸納青春期男女生的生理、心理變化,使他們了解青春期的開始時間和主要特征,端正他們對待青春期的态度,即要做到對内對外的坦然。
随後進入第二課時"身體紅綠燈",學生們被分為五組,每個小組得到一張男娃娃圖和女娃娃圖,要求在任何人都不能碰的地方貼上紅色圓圈,在可以碰的地方貼上藍色圓圈。熱烈的讨論後,選出有代表性的圖讓小組代表解釋這樣貼圖的原因,如越往身體中心越需要被保護、隐私部位萬萬不可侵犯等。然後,在PPT上展示一些行為讓學生們舉牌子表示行為的可行性,綠色表示可以,紅色表示不可以,黃色表示看情況,借此使學生們建立自我保護意識,讓他們知道當有些人超越身體界限時,必須用切實适當的方法來保護自己。
第二節課是面向七年級學生的"防艾小知識"。主持人以"艾滋病全稱"話題引入,讓學生在黑闆上寫下艾滋病的中文全稱,并逐個解釋名字由來,使學生初步了解艾滋病的概念。而後介紹艾滋病三大傳播途徑和數量、質量、傳播途徑三個感染條件,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學生明白艾滋病在人群中的傳播影響,并給出相對有效的避免方法。接着,主持人講授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不同,以及檢測艾滋病的時間和方式。然後,主持人引導學生們讨論些行為會感染艾滋病,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正确觀點,形成對艾滋病的全面認識。
活動于下午三點結束,在大場中學師生的大力配合以及蒲公英隊員們的共同努力下圓滿落幕。通過本次活動,初步達到正确認識青春期和艾滋病,建立自我保護意識的目的,雙方均希望進一步合作。
上海大學蒲公英同伴教育志願者團隊 林佳琪 供稿

上一條:中藥組分丹參酮治療肺癌——金由辛教授課題組在微小RNA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下一條:吉永華教授實驗室在虎頭蜂“殺人”基因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