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研動态 - 正文

心血管研究所肖俊傑教授團隊在Molecular Therapy發表論文

創建時間:  2021/01/17  韋嘉勵   浏覽次數:   

近日,心血管研究所肖俊傑教授團隊在肌肉萎縮研究中取得進展:揭示了一個多種不同類型所緻肌肉萎縮發生的共同靶點:長鍊非編碼RNA MAAT。相關研究成果以“Inhibition of lncRNA MAAT Controls Multiple Types of Muscle Atrophy by cis- and trans-Regulatory Actions”為題發表在Cell出版集團美國細胞與分子治療協會會刊Molecular Therapy雜志(https://www.cell.com/molecular-therapy-family/molecular-therapy/fulltext/S1525-0016(20)30659-6)。上海大學肖俊傑教授為通訊作者,青年教師李進博士為第一作者,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為第一完成單位,上海大學醫學院為第二完成單位。

肌肉萎縮是包括心力衰竭在内的多種疾病的常見并發症,目前缺乏治愈的方法。該研究在多種類型的動物水平肌肉萎縮模型(心力衰竭、切神經、固定、衰老和饑餓誘導的肌肉萎縮模型)和多種細胞水平的肌肉萎縮模型(血管緊張素II、過氧化氫和腫瘤壞死因子刺激誘導的肌肉萎縮模型)中,發現長鍊非編碼RNA MAAT的表達一緻性降低。抑制MAAT的表達足以導緻肌肉萎縮的發生,而增加MAAT可以緩解多種類型肌肉萎縮。機制研究發現,MAAT的降低,一方面通過反式調控作用,促進轉錄因子Sox6與pri-miR-29b的啟動子區域的結合進而激活miR-29b的轉錄,另一方面,通過順式調控方式抑制其來源基因Mbnl1的表達,共同促進肌肉萎縮的發生。

該研究不僅首次報道了多種肌肉萎縮發生的長鍊非編碼RNA機制,而且提供了新的幹預靶點,為心力衰竭并發症肌肉萎縮的治療提供了新方向。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重大項目、上海市“曙光計劃”、上海市科委“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等項目的大力資助和支持。

上一條:魏濱教授在PNAS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下一條:張衛課題組在花粉過敏病症調控機制方面的研究取得新進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