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生科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今年國家級競賽中頻獲佳績

創建時間:  2017/11/24  陸晨   浏覽次數:   

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根本任務之一,我院圍繞學校和學院建設高水平、雙一流大學的中心工作堅持不懈地開展創新人才培養,完善與落實"學會欣賞、勇于擔當、潛移默化、至善培養"的人才培養理念,堅持"科創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多線并行的人才培養路徑,積極開拓"高素質、創新型、綜合型"的人才培養渠道,積極應對大類招生帶來的挑戰,為分流學生提供更加人性化、個性化的管理與服務工作,推行本科生班導師制、科研導師制,鼓勵和引導學生盡早進入實驗室、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課題、參加校内、校外學科競賽,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和科研素養,始終把培養生命科學領域創新型、高層次人才作為學院目标之一。除2014年至2017年我院共有3人獲得寶鋼獎學金(全校每年僅4人)、2人獲得校長獎學金(全校每年10-20人)之外,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思政德育領域中,生科人也是頻獲佳績,人才培養成效凸顯。
 
【科研創新篇】
第十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
項目名稱:基于抗結直腸癌活性SGK1抑制劑的結構修飾、合成與活性研究
團隊成員:梁緒春(生命科學學院)、蘭春玲(錢偉長學院)、付文成(生命科學學院)、焦冠銘(生命科學學院)、安玉(理學院)
指導教師:肖俊傑(生命科學學院)、許斌(理學院)
 
第一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二等獎
項目名稱:dcf1缺失引起腸道菌群的變化對抑郁行為的影響
團隊成員:周虹、劉軒廷、張帆、鐘語嫣、梁丹莉
指導教師:文鐵橋、王嬌
項目名稱:SGK1抑制劑對于結直腸癌生長的影響
團隊成員:梁緒春、王柯瑾、付文成、焦冠銘
指導教師:肖俊傑
 
第一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三等獎
項目名稱:農藥和重金屬污染生物檢測新方法研究
團隊成員:許振東、朱晗、李昕陽、錢扉楊
指導教師:陳紅霞
項目名稱:小鼠深靜脈血栓模型建立的影響因素》
團隊成員:辛晨歌、夏曉涵、吳怡
指導教師:高娟
項目名稱:室旁核參與應激性高血壓調控的機制
團隊成員:朱骊宇、肖怡昕、郭怡斐
指導教師:杜東書
項目名稱:細顆粒物對家蠶的毒性研究
團隊成員:羅開菊、陳晨、唐獻淑、高堯、周铠炎
指導教師:宋紅生
 
第一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優勝獎獎
項目名稱:富硒蠶蛹及富硒多肽的研究開發
團隊成員:楊靜、吳思源、黃惠蘭、蘭雨果
指導教師:黃俊逸
項目名稱:多靶點藥物設計針對阿爾茨海默症
團隊成員:鄧博文、王爍、顔磊、朱守哲、崔格瑜
指導教師:鈕冰
 
【實踐育人篇】
上海大學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青年團隊榮獲2017年"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号
生命科學學院榮獲2016年度上海市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征募工作先進集體
生命科學學院榮獲2017年中國計生協青春健康高校項目1項——"攜手蒲公英"青春健康同伴教育項目
生命科學學院獲榮獲2017寶山區青春健康項目1項——上海大學"蒲公英"同伴骨幹志願者項目
上海大學"蒲公英"同伴教育志願者團隊榮獲2016-2017上海大學十佳志願者團隊
生命科學學院與上海市寶山區計劃生育協會榮獲2015-20016年上海大學最佳結對單位
 
【文化育人篇】
2014級梁緒春榮獲2017年寶鋼獎學金(全校4人)
2013級魯蒙佳榮獲2017年校長獎學金(全校16人)
2013級何鳳霞錄取為2017年上海大學西部志願者(全校4人)
生命科學學院榮獲2016年度上海大學征兵工作優秀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榮獲2016年度上海大學無償獻血先進集體
 
我院自大類分流招生政策實行以來,面臨了很多困難與挑戰,為了應對生源質量下降所帶來的人才培養窘境,我院全體師生迎難而上,動員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從學院領導、學工部門、團委、教務部門、實驗中心到行政部門,以全員育人的高度來推動新一輪人才培養改革。雖然我們本科生人數不足340人,但小學院有大平台,小學院有大擔當。近三年累計已51名分流畢業生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複旦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大學等國内知名高校錄取。22名同學被QS名前列的國外高校(如賓夕法尼亞大學、伯明翰大學、萊斯大學、烏德勒支大學等)錄取。
我院全體教師以"用心做事,用情育人"的工作理念、在"全員育人"的思想指導下,為人才培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為來到生命學院的每一位學生提供屬于他們的多元化的成長成才路徑,鼓勵和引導學生在進入學院後重拾信心,重新出發,給予最大的發展空間,将溫暖、陽光、奮發、全面的精神文化融入育人大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上一條:我院與麗水學院生态學院學工同仁開展交流

下一條:【喜訊】我院首次獲得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理工科作品特等獎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