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聚首——原上海科技大學6008年級校友畢業五十周年聚會
歲月能夠帶走青春與容顔,卻無法抹去思念與記憶。在陽光明媚天朗氣清的金秋十月,有這樣一群老人,他們重歸故裡,一同共赴了這跨越兩個世紀的50年人生之約。
2015年10月18日,在這個普通卻又不平凡的日子,上海大學迎來了原上海科學技術大學6008年級生命學院生物物理化學系40餘名老校友畢業五十周年的重聚。(1994年,上海工業大學、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原上海大學和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四校優勢互補,組建為目前新的上海大學。)這樣一場意義重大的聚首之會在上海市科學會堂1001室盛大舉行,出席本次聚會的成員有上海大學校友辦主任許瑞、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院黨委書記沈忠明、副書記鄧志瑞、校友工作聯絡人蘇潔、原上海科技大學教師代表以及6008年級畢業校友40餘人。
看今朝,慶母校愈加輝煌
聚會伊始,由本次聚會召集人代表蔣益衆緻辭。盡管歲月變遷,原上海科技大學已經與老上大等三所高校合并,成為新上大,然而他們這些老教師、老校友并沒有被母校遺忘。從合并後至今,新上大在各屆領導的帶領下也一直在迅猛的發展,在國内乃至國際上的排名不斷的刷新上升。看到自己的母校在不斷地發展進步,這是一種莫大的榮幸與自豪。
随後,上海大學校友辦許瑞主任講話,代表學校歡迎各位老校友時隔50年後返校參觀,并着重介紹了上海大學從老上大變遷為新上大的發展曆史,讓在座的各位老校友能夠更加清晰的認識并了解新上大。同時,許瑞老師作為學校校友辦的主任,也向大家介紹了上海大學校友會的基本情況,諸如此類的校友聚會團圓也在陸續由上海大學校友辦主辦舉行,為老校友們的重聚提供平台與機會,許主任也希望校友辦能夠聯合學院校友分會做好服務工作,為校友辦實事,辦好事,也呼籲廣大老校友,能夠繼續關注母校的發展,常回學校看看。
接着,上海大學生命學院黨委書記沈忠明代表學院緻辭。沈老師詳細介紹了生命學院自建院以來的發展曆史及目前形成的良好規模。他從學院的師資力量、科研成果講到學院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他指出,生命學院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大批的青年教師已經成為逐步成長為學院的中堅力量,學院發展前景樂觀。此外,他也代表學院感謝各位老校友對生命學院長期的關注與支持,他相信,在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下,生命學院的發展将會越來越好。
憶往昔,感時光歲月靜好
人生不老,不過成熟,時光無言,洗盡鉛華。50年的時光,如白駒過隙,當年青蔥稚氣的他們,現在已是步入花甲、古稀之年的老人。為了這次時隔50年的聚首之約,他們不顧旅途的辛勞,從全國四面八方(如珠海、杭州等)乃至海外(如美國、加拿大等)風塵仆仆地趕來。
見到許多久違的面孔,聽到許多陌生又熟悉的名字,回憶如潮水般湧來,仿佛回到了匆匆那年。當年形影不離的好閨蜜,當年共同努力的好兄弟,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幸福洋溢的述說着當年讀書時發生的奇聞趣事和手足之情,言談間,難掩牽挂惦念之情。曾經的一切,無論是快樂的亦或悲傷的,都已成為他們最珍貴的回憶。
交談之餘,有的老校友拿出自己珍藏的當年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有的拿出了已經有些泛黃的學生證,有的拿出了畢業前自己手制的通訊錄,更有的帶來了當年畢業時的集體畢業照。這黑白的畢業照保存相當完好,照片上的同學容顔依舊,所有的故事恍如昨日,曆曆在目,大家紛紛在畢業照上尋找着當年的自己,并與身邊的老友玩起了遊戲,互相尋找哪一個是對方年輕時的樣子。會上,校友們依次對自己畢業後的情況做了簡短的介紹,他們有的曾是科研院所所長,有的曾是衛生局局長,有的自主創業是企業老總,有的目前仍然奮鬥在工作崗位第一線。回首畢業後創業之路雖然艱辛,但也成就了如今的輝煌。他們也紛紛表達了自己對母校的熱愛,他們無時無刻不在關注母校,關注生命學院的發展,希望在今後的學院發展中能夠貢獻自己的力量。
老同學總有聊不完的話題,講不完的故事。轉眼到了中午,大家一同前往科學會堂5樓餐廳聚餐。聚餐時,大家開心交流,舉杯小酌,更是有兩位校友根據此情此景作詩兩首,抒發自己溢于言表的激動之情。
相聚時間很短,你我情誼綿長,又到了分别的時刻。人生在世,能有這樣的機會還可以與曾經的同學、夥伴細數曾經的點點滴滴,真是無比的慶幸。大家在不舍中依依惜别。上海大學永遠不會忘記這些可愛可敬的老校友,希望所有的老校友在未來的日子能夠身體健康,幸福快樂,共赴下一個5年、10年之約;也希望上海大學能夠蒸蒸日上,生命學院發展越來越好。
附1:
再聚首
(蔡根生)
悠悠學子同窗情
相聚已隔兩代人
童趣未泯鬓發白
笑談過去話子孫
樂樂學翁暮年情
紅酒一杯皆弟兄
醉意朦胧春還在
來日邁步朝陽中
附2:
今日痛飲聚會酒
同窗情誼言不休
願君安康添福壽
末歲長生好追求
|
上一條: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所徐永鎮老師來訪生命學院并開展學術報告
下一條:“活力生科,識校愛校,薪傳使命”——記生命學院研究生主題團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