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0月14日下午3點,哈佛大學教授Jang Ik-Kyung來訪生命科學學院,并作了題為《急性冠脈綜合症的病理生理學基礎:光學相幹斷層成像提供的視角》的報告,報告由我院肖俊傑副教授主持。
哈佛大學教授Jang Ik-Kyung是哈佛大學心血管生理與影像實驗室主任,是應用光學相幹斷層成像技術(OCT)了解易損斑塊和斑塊破裂的全球領軍人物,是全球最大的光學相幹斷層成像技術注冊研究的領導者(MGH OCT Registry)。他同時擔任Coronary Artery Disease雜志的執行主編和JACC:Cardiovascular Imaging雜志的編委等,在Lancet、Circulation、Nat Rev Cardiol、J Am Coll Cardiol和Circ Res等國際知名雜志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
Jang Ik-Kyung教授在報告中以急性冠脈綜合症(ACS)和光學相幹斷層成像技術的研究進展為主線,向同學們展示了光學相幹斷層成像技術在急性冠脈綜合症中的運用價值,并提出易損斑塊和斑塊破裂的治療應該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Jang Ik-Kyung教授的研究率先應用光學相幹斷層成像技術,在人體内成功辨别易損斑塊和斑塊破裂。光學相幹斷層成像技術是一種具有高組織分辨率的血管内檢測技術,在評價斑塊成分和斑塊穩定性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在未來,光學相幹斷層成像技術有望為急性冠脈綜合症的診斷與治療提供重要的指導意義。會後,Jang Ik-Kyung教授與我院師生對基于循環血微小RNA開發易損斑塊和斑塊破裂的生物标志物進行了探讨和交流。
生命科學學院近年來積極邀請海内外知名學者來訪交流,為研究生與本科生創造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平台。生命科學學院與哈佛大學醫學院具有一定的合作傳統,包括合作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和建立聯合實驗室等。此次Jang Ik-Kyung教授的來訪,将為生命科學學院與包括哈佛大學在内的國内外一流科研機構繼續開展實質性合作奠定基礎,并為研究生和本科生前往國外高水平大學繼續深造創造更多的機會。
|
上一條:上海胸科醫院黨委書記鄭甯來我校做醫學倫理學的專題講座
下一條:“生在延續,愛不停息”上海大學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招募十五周年慶典及2015年招募活動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