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13:30,我院特邀請了上海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的研究員李勁松教授為我院師生作題為 "細胞重編程與胚胎發育"的學術報告,并與大家進行了深入交流與互動。
李勁松教授于2007年8月起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組長,并長期從事體細胞重編程和誘導多能幹細胞的工作。
在講座過程中,李教授從本年度的兩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約翰.勃蘭特.格登和山中伸彌開頭,引出了"體細胞重編程"的主題,分别從規律、機制、優化三個方向講述了其研究課題和研究成果。體細胞重編程(somatic reprogramming)是指已分化的體細胞在特定的條件下被逆轉後恢複到全能性狀态或多能性狀态,或者形成多能幹細胞系,或者進一步發育成一個新的個體的過程。了解體細胞重編程的分子機制、優化重編程效率是當前科研領域的研究熱點,也是本次講座所圍繞的中心。
李教授首先指出了常見的體細胞重編程手段——自然受精、體細胞核移植以及誘導幹細胞作用(IPS)。基于當前技術的限制,後二者的成功率相對較低,為了提高此二者的成功率,李教授向同學們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經過一系列的實驗研究,李教授及其同事從孤雄單倍體胚胎中建立了單倍體細胞系,并誘導其形成囊胚,證明了體細胞發育為生命個體的可能性,并從核移植實驗和IPS的重編程能力比較、相關基因的角度解釋了細胞重編程的部分機制。
李教授用兩個小時的時間向老師、同學們介紹了體細胞的相關知識和研究熱點,引起了同學們的深入思考與讨論,增強了同學們進行科學研究的信心和動力。
袁天蔚供稿
|
上一條:生命學院蒲公英同伴教育社與法學院“陽光之家”展開聯誼
下一條:生命學院蒲公英同伴教育社與法學院“陽光之家”展開聯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