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9日,上海大學第九屆"百川交彙,學術交流"學術作品展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在J樓101隆重舉行。此次學術作品展,生命科學學院的兩支研究生代表隊分别就神經科學和電化學上的相關實驗進展做了相關介紹,并展出了具體的學術成果海報。
此次學術作品展共有六個學院參加,來自各個學院的八幅學術作品懸挂在J樓的大廳。其中,生命學院三年級研究生範琦同學的學術作品主題為"電化學檢測HIV核酸序列"。該項目通過應用核酸外切酶III(exoIII)及納米金放大體系研究出一種快捷檢測HIV核酸序列的新型、無标記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從而提供了一種便捷檢測核酸序列的新方法。二年級吳彬同學的參賽作品為"MarTX對神經型BK通道新型抑制作用的分子機制",該項目通過研究BK通道(大電導鈣激活鉀通道)的組成及分子機制,提供了一個新的通道和其配體作用的模型,從而對離子通道調制物的設計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展會期間,不斷地有各學院的同學前來參觀學習。當學術邂逅興趣,一次次思想火花的碰撞,總能引起思考、探讨,甚至争論。不論最後的共識還是各執己見,學術的交流,在開闊的眼界中使大家的思維得到深層次的鍛煉。
經過兩天的群衆投票和專家評審,上海大學第九屆"百川交彙,學術交流"學術作品展閉幕式暨頒獎典禮拉下了帷幕。生命科學學院最終取得此次"百川交彙,學術交流"學術作品展的二等獎。頒獎典禮上,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盧曉鵬同學為獲獎學院頒發了紀念冊和獲獎證書。
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同學們的驕傲,是生命學院的自豪。作為一個理工結合的院系,首先要重視學生的科學研究及知識理論的學習,以為社會培養高質量的科技人才為核心發展方向。這次活動不僅加強了學院的文化建設,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對于提高我院文化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創建我院獨具特色的優良文化環境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黨總支
鄭亞潔
|
上一條:我院召開教學專題會議
下一條:生命學院09、10級研究生舉行冬季學期首日教育